宿城一中“劳动教育课”的实施方案

 

 

 

宿城一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20年月25日)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宿城一中开设“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

(一)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极其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劳动教育途径组织实施和评价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平均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

  1.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学期不少于6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

年级部根据劳动课教材具体选定6个课时教学内容实施。

  2.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学科教研室根据学科教材编写渗透劳动教育内容的教学纲要,供年级部参考。

  3.在课外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劳动教育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兼顾校内外,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

年级部每学期组织校内集体劳动2次,每次折合2课时,计4课时。组织社区志愿者活动1次,计2课时。进行家庭劳动成果、手工作品活动展示家庭劳动鉴定,计2课时。

  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学校安排学年内寒暑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计2课时

学生完成课时学习任务,赋予相应学分。

2020年9月

 

信息公开

Xin Xi Gong Kai

首页    信息公开    劳动教育    宿城一中“劳动教育课”的实施方案
创建时间:2023-01-03 15:15

快速通道: